
原理
生物除臭裝置最常用的一種處理惡臭氣體的方法。其處理流程是含惡臭物質的氣體經過去塵增濕或降溫等預處理工藝后,從濾床底部由下往上穿過濾床,通過濾層時惡臭物質從氣相轉移至水-微生物混合相(生物層),由附著生長在濾料上的微生物的代謝作用而被分解掉。利用微生物的生物化學作用,使污染物分解,轉化為無害的物質。微生物利用有機物作為其生長繁殖所需的基質,通過不同的轉化途徑將大分子或結構復雜的有機物經異化作用最終氧化分解為簡單的水、二氧化碳等無機物,同時經同化作用并利用異化作用過程中所產生的能量,使微生物的生物體得到增長繁殖,為進一步發揮其對有機物的處理能力創造有利的條件。污染物去除的實質是有機物作為營養物質被微生物吸收、代謝及利用。這一過程是物理、化學、物理化學以及生物化學所組成的一個復雜過程。
可簡化為如下表達式:惡臭物質+ O 2 微生物 細胞代謝物+ CO 2 + H 2 O
惡臭污染物的轉化過程如下圖所示

惡臭氣體成分不同,其分解產物不同,不同種類的微生物,分解代謝的產物也不一樣。對于不含氮的有機物質如苯酚、羧酸、甲醛等,其最終產物為二氧化碳和水;對于硫類惡臭成分,在好氧條件下被氧化分解為硫酸根離子和硫;對于像胺類這樣的含氮惡臭物質經氨化作用放出H 3 ,NH 3 可被亞硝化細菌氧化為亞硝酸根離子,在進一步被硝化細菌氧化為硝酸根離子。
工藝流程圖

工藝流程描述
通過離心風機將惡臭氣體收集,首先經過一級處理除塵加濕。預洗后的氣體 均勻分布到生物過濾塔,經過除塵及增濕后,進入生物濾床,廢氣中的污染物 與微生物接觸,被微生物捕獲降解、氧化,使污染物最終分解為無害的二氧化碳和水。再經活性炭深度處理吸附后,實現達標排放。微生物除臭過程分為三 個步驟:(1)臭氣同水接觸并溶解到水中臭氣成份由氣相轉移到液相(或固體 表面液膜)中;(2)在液相(或固體表面生物層)中的臭氣成分被微生物吸附、 吸收,惡臭成分從水中轉移至微生物體內;(3)進入微生物細胞的惡臭成分作 為營養物質被微生物所氧化分解和同化合成,產生的代謝產物一部分溶入液相, 一部分作為細胞物質或細胞代謝能源,還有一部分(如C0 2 )則析出到空氣中。 臭氣通過上述過程不斷減少,從而使污染物得以去除,得到凈化。
系統特點
1、全自動控制,性能穩定,無須專人操作;
2、使用永久性生物填料,微生物能夠依靠洗滌液中的養分和氣體惡臭物質生長,無須另外投加營養劑。生物膜生態條件穩定,單位體積內生物量大,微生物菌群具有較高的生物吸附和生物氧化的能力
3、塔體采用模塊式結構,可現場施工,便于安裝
4、獨特的氣體分布方式,分布均勻,凈化效率高達90%以上。
適用領域
污水處理、垃圾處理、飼料加工、糞便處理、制藥系統等過程產生的含有硫化氫、氨、硫醇、硫醚等惡臭氣體的處理。